艺术中国

十问浙博副馆长许洪流先生

十问浙博副馆长许洪流先生

时间:   2021-07-05 16:18    |   来源:    未知

作者:王小松

日前,中原文化网发表了《杨维桢<壶月轩记>是真迹吗?——与许洪流副馆长商榷》(简称《商榷》)一文,对浙江省博物馆许洪流副馆长参与拍卖杨维桢《壶月轩记》并回答杂志采访进行了质疑,有理有据,读罢大快人心,因为杨维桢《壶月轩记》确实有很大问题,是件伪作,而许馆的采访回答也实在令人疑惑不解。

对于以下问题,希望许洪流副馆长对公众做出合理的回答与解释,也给浙博和相关主管部门一个交代!

第一,许馆说《壶月轩记》署名“杨祯”是合理的,但我们从未见过有书画家落款写自己的名还省掉一个字的,也从没见过杨维桢的公认真迹上署款省略了“维”字。请问许馆在哪件真迹上看到杨维桢的落款是“杨祯”或“杨桢”?能找出来看看吗?如果找不到,那岂不是异想天开、凭空捏造?许馆也说博物馆征集东西,只要有一点疑点就应该放弃,那么对于这个大疑点,您怎么解释?您就是这样自圆其说做论证、做学问的吗?如此不负责任的态度,就想让国家买单吗?

第二,关于《壶月轩记》的著录,我查阅了保利拍卖的介绍,上面就列着著录于“《铁崖文集》卷二,明弘治十四年(1501)刻本”,而事实上,其中并没有收录这篇文章。请问许馆有没有翻阅过这本书查证一下?难道拍卖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吗?要让国家花几千万买东西,连书都不翻一下好好做做功课,这岂不是如同儿戏?!

第三,《壶月轩记》确实著录于弘治《上海志》,想必许馆也没查过这本书吧?也更不可能去对比两处文词的不同之处吧?其实只要稍微对比,就能知道《上海志》合理且文辞通顺,而保利本语句错漏,连主人公籍贯都写错。《壶月轩记》的主人翁李恒世代都是《上海志》记载的云间(上海)人,而不可能是保利本说的江阴人,不然《上海志》凭什么记载他?那应该是《常州府志》去记载!

第四,请问许馆看过多少杨维桢真迹?觉得保利本的书法如何?您也是写书法的,有没有好好对比过真迹?其实只要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保利本书写用笔软弱,行笔滞涩缓慢,根本没有真迹那样筋骨强健的用笔和迅疾纵横的行笔,更无跌宕错落的气势!

保利本杨维桢书法局部图

第五,关于保利本的题跋,许馆有没有一一去找这些人的真迹对比?其中张奎和张枢是有作品传世的,对比过就知道题跋跟他们真迹的书写特点并不一致。而这些题跋有很多用笔却跟前面杨维桢的用笔一致,难道许馆就没有怀疑整册书法都是一个人伪造临写的吗?

前两图为杨维桢《壶月轩记》书法,后一图为董佐才题跋,用笔笔性一致

左边四图为杨维桢《壶月轩记》书法,右图为张奎题跋,用笔笔性一致

第六,就像《商榷》一文中问的,鉴定这件作品的“专家”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专不专业?有没有什么实在的书画鉴定成果?要让国家花那么多钱,有没有详细论证,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有没有征求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或者其他年高德劭的老委员们的意见?

第七,请问许馆,贵馆征集杨维桢作品是否在总体征集计划之中?还是说仅凭您一时兴起,头脑发热,浙博就决定要竞购《壶月轩记》?堂堂浙博难道就是许馆一人说了算的“一言堂”吗?

第八,请问许馆预计要以多少钱竞购《壶月轩记》?后来拍卖结束没买到,竞购计划也应该结束,怎么还念念不忘要请求买家转让,您准备花多少钱请人家转让?难道贵馆花国家巨资征集文物就如此随意?

第九,许馆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保利拍卖书画部门的某位负责人,从讲述来看,您貌似对这些游走于拍卖行的“专家”颇为听信。您是否知道市场复杂,人心叵测,就不怕上当中圈套?与市场走的过近,与市场中人关系密切,是否符合您作为一位国家文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第十,当下某些博物馆的一些人为了私利,甘愿展出私人收藏的赝品和假文物,为新型“国宝帮”站台,为赝品“背书”。如果《壶月轩记》通过借展进入浙博,那就是步其后尘。浙博这样一个大好平台,如果被市场上那些居心不良的追名逐利之徒利用,沦为笑柄,许副馆长愿意看到吗?